关于 Fenng | 冯大辉

无码科技(就诊问问、抽奖助手、Readhub)创始人,小众消息主理人。

RSS 地址: https://dbanotes.net/feed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Fenng | 冯大辉 RSS 预览

新加坡的特定中文词汇

2024-03-24 17:06:55

新加坡有一些特定的中文词汇,读报看书的时候遇到,会让不少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有点陌生。 试举几个例子: 词汇 对应英文 简体中文 罗厘 Lorry 货车、载货卡车。经常看到新闻报道罗厘车发生车祸。有时候也写作罗里。 巴刹 Bazaar / Pasar(马来语) 市场、集市,也有叫「巴扎」。 德士 Taxi 出租车、的士。 组屋 Flat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公共房屋。 起步公司 Startup 创业公司 多多 TOTO。来自 Totalisator 和 Lotto 的合写。 一种乐透博彩。每周一与周四开奖。 刚开始看本地报纸或书刊的时候,有些词汇不太懂,基本可以猜个差不多;也有些词汇,要去搜一下词汇的来历才可以明白。 本篇主要是想测试一下 WordPress 的表格编辑能力。怎么说呢,真是一言难尽……也不是不能用。

The post 新加坡的特定中文词汇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预测 2024 互联网

2024-02-04 13:16:46

还是老规矩:别当真啊,千万别当真。我就随便这么一说,各位就随便这么一看,别当真。 一个坏掉的钟,也可以准确两次。 关于 2023 年的预测,看这里。 如果回顾一下对去年的预测,乃至前几年的预测,必须得承认,预测是一个相当难做的事情。 2024 预测 0:互联网整体的开放性和活力并不乐观,会是继续变差的一年。 2024 预测 1:世界范围看,AI 领域会出现更大的创业热潮。 2024 预测 2:新能源产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并且在全球市场会遇到反垄断调查类似的不可抗力。 2024 预测 3:越来越多的国家会重视新的传播媒介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问题。 2024 预测 4:国内会出现监管 AI 的新规。更多,更为严格。 2024 预测 5:中概股公司股价趋于回归,或许有公司会回归到正常状态。虽然 2023 年大家都很惨。 2024 预测 6:总体上,2024 要比 2023 年 出现更大的戏剧化事件,或许是历史性的一年。 2024 预测 7:新发明出来的创业概念或许会少一点。 2024 预测 8:阿里和京东的激进变革可能收效甚微。 2024 预测 9:字节跳动在国内和国外都会继续扩大市场边界。 2024 预测 10: TEMU、SHEIN 都可能会遇到不可抗力,但最终不会是大问题,类似之前 TikTok 曾经的经历那样。 2024 预测 11:苹果正式推出产品参与 […]

The post 预测 2024 互联网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我看国产数据库

2023-12-26 15:32:39

前一段时间西南某省商业银行爆出 4.27 亿购买的「国产数据库」出现造假的传闻,引发了业内不小的关注,有人来问我这个前从业者的看法,顺带还问起对国产数据库的评价。 长久以来,从业者对于国产数据库,包括国产软件,有些复杂情绪。那些资深的从业者,不可避免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见,对于非专业的从业者,讨论起相关问题来也存在不少偏见、误解和迷思。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展开聊一聊。 对于数据库软件而言,市场里早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商业上也早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有些人先质疑的是必要性,是不是必须要国产化?当然,现在在信创产业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需要争论,大多数人也已能理解这种必要性。 数据库软件,如果做到国产化并且能够形成超越,我认为有一些必须要确定的前提条件: 曾几何时,数据库软件国产化大家都当做笑话来看,也确实有几家公司坚持了很多年,但恕我直言,那个时期的国产化数据库,还没达到开源数据库(比如当时的 MySQL)的水准,我当时的看法更苛刻,「跟个玩具差不多」。应该说,这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就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那么现在,和二十年前,十年前相比,我们具备了哪些条件? 中国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变大。2000 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只有 593 亿,2010 年,1.84 万亿,2020 年,8.16 万亿。这么大的市场,即使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也必然会出现各种软件的竞争产品,因为有各种新的需求。 市场大,也意味着通过持续获得客户取得商业收入会成为一种常态,可以生存下来,而不是只依靠补贴或是风投的钱。 然后看应用场景,以电子商业领域而言,随着用户规模的急剧扩大,新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必须要面对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放眼全世界都是难题。比如,大促时候的「秒杀」,就必须要解决超大规模的高速并发难题。移动互联网如超新星一样的大爆发,各种新应用场景如同大爆炸一样涌现,这就带来了独特的新机遇。 场景的挑战足够大,困难足够多,这时候依赖旧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行业在该领域必须做出创新,也只能创新才可能有发展。 以 Oracle、DB2 为代表的商业数据库软件,是旧技术体系年代不断演进的产物,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到了云时代,架构方面的问题就更显而易见。 我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关于技术人才的规模性增加,这也是一种必然。我们每年都有足够大的毕业生基数,然后这些人才毕业后进入到市场,面对各种复杂场景,技能不断提升。慢慢的就会出现一些专门面向数据库的开发人才。现在能给数据库软件贡献代码的优秀工程师可能比我刚从业的时候的 DBA(数据库管理员)都多。 至于现有产品的停滞不前,这一点见仁见智。以我的观察,行业内最主要的领头羊,Oracle,最近十年的在数据库软件上的创新能力乏善可陈。 巧得很,前几天我刚好看到 Hacker News 上一则讨论,「你见过的最大规模的烂代码是什么?」 甲骨文数据库 12.2 版本,差不多有 2500 万行 C 代码。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恐怖!在这个产品中,改动任何一行代码都会导致成千上万的现有测试失败。几代程序员在严峻的截止日期下工作,使代码充满了各种杂乱。 非常复杂的逻辑、内存管理、上下文切换等都是由成千上万的标志维系在一起。整个代码充满了神秘的宏,没有拿笔记本手动展开宏的相关部分,是无法理解的。理解一个宏的作用可能需要一到两天。 有时候,需要了解 20 个不同标志的值和效果,才能预测代码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有时甚至需要了解上百个。我并不夸张。 这个产品之所以还能存活并运行,完全是因为数以百万计的测试! 这里说的甲骨文数据库,其实就是指 Oracle 的 RDBMS,要知道 Oracle 的产品体系现在也非常复杂,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品家族。数据库 12.2 的版本对应的外部版本应该是 Oracle 19C。 甲骨文数据库开发者的典型工作方式则是这样的: 如果你怀疑这是添油加醋的话,这位留言的程序员特地强调: 以上是甲骨文程序员修复一个错误的生活的非夸张描述。现在想象一下开发一个新功能会是多么恐怖。开发一个小功能(比如添加一种新的认证模式,如对 AD 认证的支持)需要 6 个月到一年(有时两年!)。 refer: […]

The post 我看国产数据库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如何评价知乎的匿名机制?

2023-06-26 13:15:08

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大骂知乎的匿名问题,内容我就不贴了,大意是知乎上有帖子问如何「如何评价某某某」,其中的「某某某」就是他的名字。抛开他情绪化的部分,我觉得他骂的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我的观点:知乎的匿名机制是在扮演作恶的角色。 一个价值观健康的平台应该鼓励用户论事而不是纵容论人。 正所谓: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Average minds discuss events. Small minds discuss people. 知乎即使不是纵容,也是在默许用户可以对他人进行匿名攻击。客观结果是知乎获取到了眼球和流量收益,平台默许这种事情是有利益回报的。知乎过去一再宣称会保护匿名者的身份信息,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鼓励。 当然,知乎可以声称自己是公立客观的平台,要允许用户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那么,要验证知乎是不是自己标榜的公立客观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匿名发一个提问: 如何评价知乎创始人周源? 然后我们看看帖子下面有没有回复,有没有人匿名评论,帖子会不会被降权,相关内容会不会被知乎站方处理就知道了。 知乎上这么多年来存在大量的匿名攻击内容,这不可避免地让一些被波及的当事人承受痛苦或导致舆论混乱,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的匿名行为可能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那么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而这种不道德,匿名者有责任,平台也有责任。 我认识的企业家也好,创业者也好,没有人对知乎抱有正面态度,原因也简单:在知乎都被黑过。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去通过法律手段起诉呢?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平台而言,即使是有一定社会资源的企业家,也是弱势的一方。 我在很久以前的一篇名为 匿名应用即地狱 的文章里,讨论过匿名社区的负面影响问题: 匿名类应用让每个人释放心底的恶念,盒子打开,魔鬼出来。他人即地狱,每个人也是自己的地狱。匿名应用即地狱 为什么我这么悲观?因为在这种匿名氛围下: 你看到所有人爆料所有人,所有人攻击所有人,所有人谩骂所有人,所有人揭发所有人,所有人怀疑所有人,所有人猜测所有人…匿名应用即地狱 不确定知乎过去和现在的管理团队有没有坐下来严肃认真地讨论一下这个匿名机制的道德边界问题。现在这种匿名机制所带来的流量,已经不值多少钱了,看看知乎的股价就知道了。越晚处理,越会成为知乎的道德负担。 一个平台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一些人的痛苦之上。 后续:知乎创始人周源在朋友圈发文,承诺知乎将对匿名机制进行改进。拭目以待。

The post 如何评价知乎的匿名机制?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WordPress 的 20 年

2023-05-30 17:16:45

看到有人写 WordPress 20 周年的文章。 2003 年 5 月 27 日,WordPress 的第一个版本发布。 一个项目能坚持 20 年,自然就会累积巨大的价值。 回想起我刚开始写 Blog 那会儿,WordPress 刚出来,我们这群用 Movable Type (MT)的人,根本看不上这个用 PHP 写的工具,像是个玩具,太丑了。粗糙,性能不好,架构也不优雅。 但是开源。 这么多年过去,当初优雅的 MT (基于 Perl 写的) 终究是没有打过粗糙的 WordPress,真有沧海桑田之感。我的这个站点如今也已经转到了 WordPress。MT 虽然还在发布新版本,但毕竟用户只局限在小众群体,可维护性也差。而 WordPress 如今才是主流。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CMS 系统。 项目如此,产品如此,人也如此。 20 年前,PHP 程序员也像今天这样也不怎么被行业看得上。但是,如果从那个时候,有哪个程序员能开发一个专注于内容发布的开源产品,耐得住寂寞,坚持 20 年的话,也会有不小的成就。 遗憾的是,很少有这样的人。

The post WordPress 的 20 年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狹隘之人论人

2023-05-18 13:41:30

因为陈皓,而让下面这句话能被更多人知: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Average minds discuss events Small minds discuss people 我很欣赏这句话,这么多年来其实自己也基本上是这么做的。 陈皓把这句话翻译为: 卓越之识论道, 平常之识论事, 狹隘之识论人。 我倒是更想翻译为: 卓越之人论道, 正常之人论事, 狹隘之人论人。 今天的社交网络上其实充满了「论人」(Judge 人)的鸡肠鼠肚、狭隘之辈。 更准确的说,一个在网络上活动的人,他的行为是在这三个状态变动的。一个人能完全不非议他人,很难做到(所以不用去举偶尔某条信息作为「个例」来试图驳斥)。但可以努力逐步做到少议论人,最后不论人,只论事,甚至上升到讨论思想和创新的层面。这也是一种自我修炼。 一个优秀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精力盯着不如自己的人的。 但是那些把大好精力只用来议论贬损他人的人,是这个行业里等而下之之辈。他们的狭隘和平庸,他们的嫉妒心,已经流露于他们的言行。可能只有在非议他人攻击他人的时候才能找到一点存在感。 如果一个人分不清什么是「论事」,什么是「论人」,那么早晚也会变得胡搅蛮缠。 鉴于上文中出现了「人」这个字眼,有必要补充的是,「狹隘之人」是指一类人,而不是指向某个具体的人。出现了「人」,未必是也犯了「论人」的病。

The post 狹隘之人论人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预测 2023 年互联网

2023-01-08 18:17:00

老规矩:别当真啊,千万别当真。我就随便这么一说,各位就随便这么一看,别当真。 一个坏掉的钟,也可以准确两次。 关于 2022 年的预测,看这里。 如果回顾一下对去年的预测,乃至前几年的预测,必须得承认,预测是一个相当难做的事情。 2023 预测 0:互联网整体的「可管理性」越来越「好」。随着过去几年有效地治理、管理互联网,有了更多法规,今后的治理会进入常态化。 2023 预测 1:这会是从疫情中复苏的一年。只是依然会伴随一段时间的阵痛。 2023 预测 2:会出现更多网络服务遭遇不可抗力停止服务。 2023 预测 3:中国在 AI 领域会呈现落后于美国的态势,但还没到决定性的时刻。 2023 预测 4:特斯拉和马斯克或许会遇到不小的麻烦 2023 预测 5:行业会发明出新的热词,鼓吹这些概念、投身其中的还是那一拨人。 2023 预测 6:总体上,2023 要比 2022 年好很多。 2023 预测 7:中概股公司股价去回归正常,而疫情期间飙高的公司也会回归疫情前的状态。 2023 预测 8:华为云计算领域会抢占更多市场。 2023 预测 9: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会有更多具体的可被大范围接受的应用。 2023 预测 10:不只是创业者,互联网巨头们也会积极出海。 2023 预测 11:创新和监管之间的碰撞,将会初步有问题显现出来。 2023 预测 12:反垄断还会继续并且会常态化。 2023 […]

The post 预测 2023 年互联网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022-12-14 14:18:06

应对轻症新冠病毒感染,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国际医学界达成共识的主流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发明得比较早,时间是 1877 年。这一年是大清光绪三年。民谣有云「光绪三年,谷穗朝天」,清帝国正在经历「丁戊奇荒」的灾难,1877 年为丁丑年,1878 年为戊寅年。这场灾难造成死亡人口大约 950 万 到 1300 万之间。 对乙酰氨基酚在发明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应用在医学上。强生公司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在美国上市已经是 1955 年的事儿了。 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也叫「扑热息痛」,这个名字翻译得很是传神,堪比可口可乐的中文名的翻译。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咱们这儿叫「泰诺」「泰诺林」。 布洛芬的发现时间相对对乙酰氨基酚则较晚,1961 年获得专利。商品名咱们这儿叫布洛芬、芬必得、美林 …… 对乙酰氨基酚几乎完全是由肝脏代谢,布洛芬主要也是肝脏代谢(此前此处有误),通过尿液排出。控制剂量的情况下,这两个药混着吃应该没问题。有些国家的专业医生现在也会这么开处方。 补充:我国甚至有复方制剂药品的成分就是布洛芬加上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正常吃的话很安全,但是整多了会中毒,当然是会损伤肝。这也是最近这几天总能看到「肝急性肝衰竭」病例的主要原因。 怎么叫整多了?单次吃过量了,或是单位时间内吃得太频繁。 根据一些研究文献:24 小时内多次服用小计量累积到中毒剂量会导致中毒,长期日摄入量高于 4  克也可导致中毒,日摄入剂量稍高于 6 克可导致死亡。但要注意,这里的 4 克对于不少人已经是危险的剂量了,因为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体重差异。 这是个啥概念呢?每片泰诺林含对乙酰氨基酚 0.65 克。说明书里明确说明,一次(只能)吃一片,间隔 8 小时,一天最多吃三次。 0.65*3 = 1.95 克不到 2 克。安全剂量。也意味着,常规情况下,超过 2 克就有比较高的风险了。 如果同时患者又吃了一些别的中成药的感冒药,这些药里面往往含有乙酰氨基酚,就容易造成过量。举个例子,比如某感冒灵冲剂每袋含有 0.2 克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吃,容易造成单次剂量超标,而且稍不小心,一天内服用的量就超过安全剂量了。 美国十多年前就规定了单片对乙酰氨基酚不能超过 325 毫克,也就是 0.325  克 ,而我国目前允许单片泰诺林则是 650 毫克(0.65 克),不得不说,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药物过量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很不错,价格又非常非常非常便宜。名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也是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如果大家在电商平台买对乙酰氨基酚片,一瓶或一盒也就是 […]

The post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first appeared on DBA Notes | 闲思录.